2007年7月17日 星期二

知識的傳遞應嚴守分際而不具煽動蠱惑作用?

知識的傳遞應嚴守分際而不具煽動蠱惑作用?

這是一位教授的退休感言中的一句 以下文字是由相關報導所節錄的段落中再節錄

教書的戲劇美學 過多是種負擔
對我個人來說,作為大學教授,尤其,處理有關人文與社會現象的教授,過多的知識分子的自我期許,就像韋伯在〈學術作為一種志業〉一文中對當時德國左派學者利用講堂來宣揚馬克思主義所意圖表達的,縱然其意圖是深具良意的,但是,在知識的傳遞過程中,對純潔白淨的下一代,容易產生危險的潛越影響。基本上,這容易冒失地扞格到「嚴守分際而不具煽動蠱惑作用」的基本倫理要求。三十年來,我一直以此引以為戒,期盼自己能夠克盡良知地把自己所知的知識忠實地傳遞給下一代,而不至於誤導。當然,我沒有把握我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不過,卻是小心翼翼地努力過。


對於「知識的傳遞應嚴守分際而不具煽動蠱惑作用」一句,個人有不同意見。

在傳遞知識時,真能不具煽動蠱惑作用?
意見的提倡、發表,便是使聽者與聞,藉由自己說法使聽者知曉。但是否真只及於使聽者知曉而不涉及任何的煽動蠱惑則容有疑問。如果只是單純的將意見市場上的各種說法作一字不漏的原味呈現 那麼學生就只需要研讀各家典籍便為已足 何需勞煩老師授課,若老師授課意在去蕪存菁事前篩選,則選入教材者正是老師欲使學生知曉者,未選入教材者則是老師不欲學生知曉者,取捨之間正是為人師者的主觀意志活動。電影安娜與國王中,茱蒂福斯特將湯姆叔叔的小屋一書交給朱拉隆恭王子時,難道只是單純的提供資料而不涉及意見的提倡?

知識的傳遞過程中只要是經過選取,有取有捨,便脫免不了煽動蠱惑的指涉,就算是聽起來比較軟性的「潛移默化」也是一種煽動蠱惑,只是感覺比較沒那麼激情強烈而已。

可能是在日常的用法上煽動蠱惑老是跟異端邪說、不見容於當道的意見的提倡聯結在一起,因此多少有著較為負面的意涵,但其本質就是提倡此意見的人希望與聞者認同此意見,並將此意見做為行動綱領,永矢咸遵。
說自己的話,傳達自己認同的道理,為的不是別的,為的就是與聞者的認同與實踐。因此知識的傳遞本身就是煽動,就是蠱惑。只是好的老師會提醒學生思考消化的重要性,會期望學生能走出自己的路,而不是一味的盲從於老師的足印。因此知識傳遞的過程中要避免的不是煽動蠱惑的作用,而是不知思考、囫圇吞棗、一味盲從的現象。因此為人師者在作知識的傳遞時應該要能提醒學生懷疑、思考 及決定的重要性,使學生有能力去形成自己的看法,走出自己的路。

沒有留言: